乐文小说网 > 人在大明写日记,老朱家都破防了 > 38.当他们决定择明主

38.当他们决定择明主


  历史上,程朱理学在元朝之前都不算是正统。

到了元朝,“存天理灭人欲”这样的话术实在太好用了,稍微扭曲一下,用来管理百姓简直是正正好。

毕竟人无欲望,便也不会反抗,只能逆来顺受,要你生便生,死便死,要你低头称呼异族为王你也只能认。

再加上对女子的约束更深,深得蒙古贵族的心意,元朝便大力推广程朱理学。

但此时的程朱理学已然被歪曲成了元朝想要的样子,但因为推广力度太大,研究理论太广,理学到底成了不少文人心中的“圣经”。

还好天下的人不是只长了一张嘴。

而理学,也不仅仅是被元朝扭曲的那些才是理学。

广泛来说,横渠先生张载的“关学”,二程中程颢的“心学”,还有浙东学派的“事功学”,都算在“理学”的范畴中。

对了,此时朱熹的理论,还叫做“闵学”。

此时,蠢蠢欲动准备去投奔朱元璋的,正是一直与“闵学”总有些学术之争的“事功学”。

所谓事功学说,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,一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,二是提出义理不能脱离功利,然后便是主张“农商一体”,“富国强兵”。

这是在后世曾谭嗣同被推崇过的“永嘉学派”,历史上却曾经险些在明朝大兴程朱理学时消失。

直到清朝,又被王夫之、顾炎武等人重新复兴,才被清末民初许多文人接受,并促进了当时的改变。

如今永嘉学派也只剩不几个人,此时凑在一起,正在暗暗蛐蛐朱元璋。

“那方国珍占着温、台、庆元三郡,却一边讨好朱元璋,一边还与元朝勾结着,又蠢又废!”

“张士诚又算什么明主?刚愎自用又胆小如鼠,说是礼贤下士,其实不过是图个名声!”

“他图什么名声?如今还在每年都强征了粮食给蒙古送去,还在这里装什么!”

“你们听说没,朱元璋那边倒是动作频频。先是放脚,又鼓励寡妇再嫁,这才是明政啊!”

“多成亲,多生育,这是基本之策啊!”

“还有那小脚,原就是士大夫上不得台面的喜好,若当朝者支持,实在丢人!”

“但是,但是朱元璋他和他的手下都吃人啊……听说还尤其爱吃些文人……”

“别胡说八道了,那青巾军就是朱元璋亲手斩的!还有刘基,去了那般久,我瞧他也没少一块肉!”

几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彼此心动,却又有些犹豫。

实在是,择主难,择一明主更难。

还是已经近六十的叶襄站出来做了决定:“再看看,若朱元璋是真心想要做事的,咱们再去也来得及。”

身为水心居士叶仕的后裔,从水心村走出来的叶襄在永嘉学派中自是有一定地位的。

他的两个徒弟也都是曾经学派中坚力量的后裔——不过想也知道,如今程朱理学尘嚣日上,除了家中长辈耳濡目染,很少有人再专研事功学。

众人散去之后,叶襄却与两个徒弟道:“收拾一下东西吧。”

这意思,竟是相信朱元璋真的能做出一番事业了,这便准备投奔而去了。

而很快,新的消息传出,说应天出现一种新型的煤,叫什么蜂窝煤,燃烧时间长,又能烧的很彻底,尤其价格便宜,不管民间还是军中都能用得起。

率先搞这买卖的,还是马夫人的同族。

连大帅夫人的亲戚都领头做起了买卖,事功学派的这些人更坐不住了。

从前叶仕便主张提高商人地位,更认为“功利”也是令人进步的原因。

有钱挣,有结余,大家才会用劲儿去干。

不管是种地还是经商,或是做任何事情,都是如此。

叶襄下定决心,与还在摇摆的众人告辞后,带着两个徒弟往应天去了。

这般自己前去投奔的文人也不只叶襄三人,便是朱元璋自己,也没想到还能有这种好事!

回家吃饭的时候,朱元璋洋洋得意提起此事。

马氏和马蓁蓁也都有些惊喜,见她们这般,朱元璋便更来劲儿,想将来人一一说清楚。

但他记住的也不多,好不容易想起一个“永嘉学派”,也是因为这个学派与朱熹的理论算是对头。

本来他想认朱熹做个祖宗被屡次拒绝,看那个朱家就怎么都不顺眼。

来了个朱熹的对头,朱元璋肯定要多关注一下。

马蓁蓁却一下坐直了小身子,惊奇问道:“永嘉学派?”

说完,她又喃喃,“对,现在还是元末,永嘉学派在温州那一片应该还有些人……”

“永嘉学派怎么了?”朱元璋好奇问道。

马蓁蓁回过神来,这般那般与朱元璋说了一顿,最后道:“旁的也就算了,但据我所知,这学派的人多数是踏踏实实做事的,而且对行商很是推崇。”

“行商?”马氏也来了兴趣。

她最近操持铺子,贩卖蜂窝煤挣了些银子,当下正在兴头上。

马蓁蓁如数家珍一般的与父母说道:“像是最有名的水心居士叶适叶文定,曾是纯熙年间的榜眼,去世后获赠光禄大夫,谥号‘文定’。”

“他的‘水心学’算是完成了薛季宣、陈傅良对永嘉学的构建,认为‘既无功利,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’。主张‘通商惠工,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,流通货币’。”(《学习纪言》)

“说起止斋先生陈傅良,为官在任期间,做的最多的便是推广水车,施人粪肥、牛耕等农业技术。”

“至于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艮斋先生薛季宣,更是反对空谈义理,强调‘步步着实’,注重研究田赋、兵制、地形、水利等世务。”

“其分支永康学派的龙川先生陈亮,当初曾与朱熹进行过一场‘王霸义利之辨’的辩论。他认为,那种空谈心性的道德性命之学无补于实际。”

因为上学时候有段时间对事功学派很感兴趣,马蓁蓁还真研究过一阵子。

朱元璋和马氏也是通读诗书之人,又是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,自然明白马蓁蓁话中的意思。

沉默片刻后,朱元璋却是摸着下巴思索:“怎么感觉,刚才蓁蓁说的那些个名字,我似乎好像大约,刚刚听过呢?”


  (https://www.xlwxsww.com/2100/2100133/51333154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xlwxsw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lwxsww.com